作者:徐竞然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6 21:33:40
我不是老糊涂

 
 
 
 

   提到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并不陌生。电视剧《都挺好》里“作天作地”,气得人牙痒痒的苏大强,就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剧情设置中,这个平日里精明无比,讲究吃西餐喝手磨咖啡,连一根糖葫芦都要记账的老头子渐渐变得记忆力奇差,搞不清日期与时间,暴躁易怒还常常迷路。

   而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不过,虽然直观地展现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们的病症表现及其可能带来的种种窘遇,但为利于戏剧化表达,一系列影视剧中雷同的桥段也为观众们构建了一种 “人老了就健忘,健忘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刻板印象。

   一些人对号入座“我开始忘事了,我是不是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了?”,还有一些人觉得“人老了都会有,阿尔茨海默病是正常的,这不是病”。

   即使“看起来很像”,但阿尔茨海默病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性衰老并不相同。

 

“我”不是老糊涂

   

   2019年发表于《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的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痴呆患者有1000万至1100万人,其中超过60%的痴呆患者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患病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这并不是一种所有人都会患上的疾病。

   有研究表明,导致这种病的危险因素有家族遗传,头部外伤、甲状腺病等其他疾病诱发,饮食习惯,如经常使用铝制餐具或接触某种金属较多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年龄相关性,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越高,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病容易与生理性衰老混淆之处。在英国, 阿尔茨海默病位居65岁以上人群死亡原因的第6位, 而在美国位居第5位,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1.5~3倍。

   不过,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也有年轻化趋势,一般公认的发病年龄已由原来的65岁提前到了55岁,整整早了10年。

 

“我”真的病了

 

   “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误解在于不把它当疾病看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会员安吉拉?盖革表示。甚至《201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对痴呆症的态度》调查显示,全球几乎62%的医疗保健提供者认为痴呆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

   实际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元衰退过程与人正常老化时的衰退过程并不一样。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现象。

   疾病导致患者大脑神经元工作效率降低,因无法与其他神经元连接和交流而死亡。由此造成的伤害蔓延到负责形成近期记忆的海马体,也使得患者的记忆仿佛被一块无形的橡皮擦反复擦拭。这种疾病将缓慢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行动能力,他们的记忆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可能会忘记自己叫什么,家住何处,甚至连亲人、爱人都会忘记。当海马体神经元死亡时,大脑也会萎缩。因此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后一个阶段,患者大脑会明显变小。

 

“我”需要治疗

 

   在病症的具体表现上,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网站曾总结了阿尔茨海默病10个早期迹象:记忆力丧失,影响生活;计划、解决问题能力受损;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时出现困难;无法感知时间与地点;视觉异常,理解图像、空间联系出现障碍;在倾听或加入对话时会有困难,表达用词时出现障碍;把东西放错地方,记不起放在哪里;判断力下降;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兴趣爱好无感;以及变得困惑、多疑、抑郁、担心或焦虑,情绪或个性出现变化。

   正常的生理性衰老或许也会出现以上现象,但更多是偶然性的,短期的,可恢复的。不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来说,从第一次发现它迄今的100多年里,人类依然没有找到治愈良方。就像气球破了一个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劲头是一点点消散的。

   目前,关于它究竟是如何导致记忆丧失及其他思维和行为问题的深层次机理也尚不明确,阿尔茨海默病还无法治愈。它造就的病理改变也无法逆转,仅有一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让患者过得更好。阿尔茨海默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病程长达10~20年。现在,它已经成为我国第五大死因,曾有子女如此描述家中患病的老人——“生命在死亡和活着之间徘徊”。

   也正因如此,早期采取预防措施以及正确识别阿尔茨海默病,在患病初期及早就诊,遵循医嘱积极治疗成为抗击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毕竟,面对是解决的第一步。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0年10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